與以前春節來臨企業會發點獎金相比,今年卻慘到連工資都領不全,且更慘的是很多工友將真正成為無業游民。”被列入這一輪裁員名單的賽維一線工廠員工王玲(化名)透露說。
與賽維有著類似問題的尚德、超日太陽等諸多光伏企業都在年關臨近時掀起了裁員潮,不僅如此,公司內部丑聞、換帥、賣公司等如一枚枚炸彈被引爆。如何度過眼前的年關和前所未有的生死劫難,這將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里考驗著每一個光伏企業。
懸崖上集體掙扎
臨近2013年陰歷年,超日太陽召開了一次持有五年投資款項的員工參加的大會,此前因債務問題被傳跑路的公司董事長倪開祿發布了要裁員的驚人消息,據估計,此次超日太陽裁員比例大概占全體員工的30%。讓人頗為關注的是,不僅超日太陽,包括尚德和賽維在內的企業都在年關之際啟動了裁員計劃。這被某些被裁員工指責為“企業為了多活一會兒而不顧員工死活的鴕鳥政策”。
而有的企業則忙著換帥。晶澳于1月15日前后發布公告稱,公司首席執行官方朋因聘期已到,不再任職,CEO職位由公司董事長靳保芳兼任。
還有的企業忙著找“下家”。也是1月15日傳出江蘇兆伏愛索新能源有限公司被德國太陽能龍頭企業SMA太陽能科技集團收購成功的消息。
“這些都是企業迫不得已的自救方式而已,其最大原因就是企業太缺錢。” 卓創資訊光伏行業分析師李祾譞說。
銀行對光伏行業收緊了信貸,加上行業不景氣企業持續虧損,之前還有因過度擴張而造成的高負債等問題,導致企業的資金鏈一年多以來一直在斷裂的懸崖邊徘徊。
“以前生產的電池、組件等產品都供不應求,毛利率高達80%-100%,而如今不僅賣不出去,毛利率都接近0了。”某光伏企業負責人嘆息道。
行業復蘇至少5年后
近日,英利以組建出貨量2200兆瓦成為全球出貨量第一的企業,這多少溫暖了一些業內人士的心,但是對于那些病入膏肓的企業來說,這并不會帶給它們走出泥沼的信心。
李祾譞分析,難以自救過冬的光伏企業因各自境遇不同而將有著各不相同的命運,一種是被外資企業收購,在被迫無奈之下為他人做嫁衣,另一種則是等待政府主導力量介入重組進行國有化,再一種就是破產。
可再生能源學會光伏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吳達成告訴筆者,此次受沖擊最大的是產業鏈中以電池、組件產品為主業的光伏企業,它們是制造型企業,而逆變器企業則是受到波及的企業。
- 1
- 2
- 總2頁
http:www.mangadaku.com/news/39854.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