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分布式光伏發電發展現狀
我國光伏產業嚴重依賴國外市場的風險在歐美“雙反”時暴露無遺。為挽救我國光伏產業,國家去年連續出臺政策支持分布式光伏發電發展。為了響應國家政策,國家電網公司發布分布式光伏發電相關管理辦法,為促進分布式發電的快速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分布式光伏發電近3年呈現爆發式增長。我國從2009年開始實施特許權招標,推動地面大型光伏電站建設。同年,開始了“金太陽”工程和光電建筑示范項目,給予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補貼,并按照投資規模的大小,確定補貼額度。截至2011年年底,國家已公布的光電建筑示范項目規模約為30萬千瓦;“金太陽”工程已公布的規模約為117萬千瓦。分布式光伏發電爆發式增長,但與之相關的規劃、設計、施工、管理和運行的標準、規范不健全,導致問題集中顯現。
國家公布的相關規劃提出,2015年分布式光伏發電要達到1000萬千瓦。因此,分布式光伏發電是未來的重要發展方向。
鏈接一 分布式光伏發電
分布式發電通常是指利用分散式資源,裝機規模較小的、布置在用戶附近的發電系統,它一般接入低于35千伏或更低電壓等級的電網。分布式光伏發電特指采用光伏組件,將太陽能直接轉換為電能的分布式發電系統。
目前應用最為廣泛的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是建在城市建筑物屋頂的光伏發電項目。該類項目必須接入公共電網,與公共電網一起為附近的用戶供電。
分布式光伏發電具有以下特點:
一是輸出功率相對較小。一般而言,一個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的容量在數千千瓦以內。與集中式電站不同,光伏電站的大小對發電效率的影響很小,因此對其經濟性的影響也很小,小型光伏系統的投資收益率并不會比大型的低。
二是污染小,環保效益突出。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在發電過程中,沒有噪聲,也不會對空氣和水產生污染。
三是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局地的用電緊張狀況。但是,分布式光伏發電的能量密度相對較低,每平方米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的功率僅約100瓦,再加上適合安裝光伏組件的建筑屋頂面積有限,不能從根本上解決用電緊張問題。
鏈接二 家庭光伏電站是否夢想照進了現實
鼓勵分布式光伏發電分散接入低壓配電網,承諾對6兆瓦以下的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免費接入電網,全額收購富余電力,這意味著國家電網打開了家庭光伏發電并入電網之門 。
“這就是我的家庭光伏發電站。”被稱為國內家庭光伏電站第一人的徐鵬飛笑著對記者說。
2012年12月27日,記者來到青島市市北區同德路82號的夾嶺溝小區,在一幢普通的居民樓七樓屋頂上,看到了徐鵬飛的家庭光伏電站:只見前后兩排共9塊嶄新的太陽能電池板,呈斜坡狀固定在幾個水泥樁上,一條電纜從這些電池板上連接到旁邊一個比報箱稍大點的逆變器上,逆變器把電池板發出的直流電轉換成交流電,交流電通過兩根電線扯到樓下的2塊電表上,分別計量用戶使用電量及光伏發電量。“這個電站裝機總容量2千瓦,并網電壓為380/220V,采用‘自發自用,余電上網’方式并入電網。”徐鵬飛告訴記者。
- 1
- 2
- 3
- 總3頁
http:www.mangadaku.com/news/39944.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