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錫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新華路9號,豪華氣派的光伏建筑一體化生態辦公大樓前,尚德電力的名字依然熠熠生輝。只是進進出出的人們已不復當年的心境。這個初春,施正榮的光伏帝國將傾。上周三,曾造就中國首富的無錫尚德陷入破產重整。從全球首屈一指到陷入破產重整,“光伏大帝”、“太陽神”施正榮告訴了我們從天堂到地獄的距離。是誰將尚德推下了神壇?“大躍進”鉛華落盡,光伏業從中又該吸取怎樣的經驗和教訓?
歐美雙反大棒致命一擊
在尚德員工許姜(化名)眼里,這種局面并不意外。從去年9月開始,身邊陸續有同事被裁掉。當時公司宣布暫停部分產能,“優化”組織架構,據說影響到約1500人。而裁員、減產最直接的導火線便是歐美的“雙反大棒”。
繼美國發動“雙反”伏擊之后,2012年9月6日,歐盟宣布對中國光伏電池發起反傾銷調查。這場“滅頂之災”直接斷了大部分光伏企業的財路,歐洲是全球光伏產品的最大市場,中國光伏產品八成流向這里。當時行業一片唱衰,只不過始料未及的是,最先倒下來的是龍頭大哥尚德。
無錫尚德自成立之初,就是一家高度依賴海外市場的公司。2002年第一條生產線投產至2011年的10年中,該公司的光伏組件90%以上出口海外。
有業內人士告訴記者,正是海外市場成就了施正榮的殊榮。2003年,尚德幾乎堅持不住了,恰逢德國“屋頂計劃”面向全球采購,這個最初被形容為有膽有識的科學家抓住機會一躍而起,為中國光伏的海外征途趟開一條路。在這個造富榜樣的帶動下,一批光伏企業應運而生,走向水草豐美的歐洲市場。
“一個沒有根兒的企業,全靠海外市場支撐,三頭在外(原料、技術、市場),能有主動權嗎?”一位資深能源專家指出,尚德事件進一步證明,中國光伏行業必須首先立足國內。中國光伏產業聯盟秘書長王勃華也認為,不僅是尚德,“市場在外”是我國光伏產業存在的最大“軟肋”。 ▇
http:www.mangadaku.com/news/42355.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