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蘭貝格的“電動汽車市場指數”顯示,除我國之外,世界主要汽車生產國給予電動汽車的補貼減少。調查顯示,韓國是電動汽車技術領域的領先者,德國緊隨其后。在產業發展方面,日本居第一。
相關人士指出,電動汽車的關鍵系統是電機、電池和電動系統。我國是電機生產大國,基礎不錯,潛力較大。但在電池領域,我國與先進國家的差距巨大。
未來5年,是我國在電動汽車產業技術發展領域趕上其他國家的潛在“發力期”。
多國電動汽車補貼減少
從全球來看,盡管技術在不斷成熟,成本結構開始優化,但電動汽車產業前景依舊不樂觀。
相關研究機構通過對7個汽車制造領先國(德國、法國、意大利、美國、日本、中國、韓國)的電動汽車市場加以比較并從技術、產業發展,以及市場發展等方面分析,發現只有中國對電動汽車產業的補貼沒有減少,投資總額達77億歐元。
其他國家為何減少投資?研究汽車產業鏈的羅蘭貝格管理咨詢執行總監張君毅說,從日韓的情況看,日本的策略是從推廣混合動力汽車逐步過渡到推廣純電動汽車。以豐田為代表的汽車生產企業產業化程度較高,不需要政策支持。韓國的相關企業,在電池技術方面處于領先水平,產業較成熟,不需要政策性的投資。
從歐洲的情況看,很多國家開始電動汽車試點,但產業成熟需要時間。歐洲國家放緩投資不是代表這些國家及相關企業不看重電動汽車產業,而是因為電動汽車技術復雜,哪條技術路線將成為主流很難判斷,所以這些國家要進行調整。此外,目前歐洲經濟不景氣,各國沒有足夠的財力投入電動汽車領域。即便如此,歐洲電動汽車企業獲得的投資仍在增加,在電池技術、充電標準等領域居世界領先水平。
來自電動汽車市場的報告顯示,韓國的電動汽車技術世界領先,德國緊隨其后。在市場方面,電動汽車在所有類型新車銷售中所占比例提高。在產業發展方面,日本居世界第一,但隨著企業生產計劃的變更,日本的電動汽車產量會逐漸下降。
我國在電池領域差距大
那么,在電動汽車產業,我國和先進國家的差距體現在哪些方面?張君毅說,電動汽車關鍵領域是電機、電池和電動系統。我國是電機生產大國,基礎尚可,有較大潛力。但在電池領域,我國與世界先進水平差距較大。
電池包括國外企業在我國生產的電池和我國企業生產的“本土”電池。發展“本土”電池技術,對我國較為重要。目前,我國電動汽車的專利集中在生產制造領域,在電池技術方面的專利不多。
同時,我國企業沒有完全掌握電機控制系統的核心技術。專家指出,我國自主品牌汽車電控系統的芯片依靠進口。因為,我國電控系統技術雖然近年來有進步,但技術成熟尚待時日。
總體而言,我國電動汽車產業的基礎薄弱,想馬上“跑起來”比較費勁。
瑞銀證券的報告指出,我國缺乏較為成熟的電動汽車技術,大多數整車廠只能依賴外國合資方。由于合資方能提供技術,導致這些整車廠給予研發電動汽車技術的投入較少。
相比之下,我國的自主品牌車企在電動汽車技術領域投入較大。除比亞迪外,奇瑞汽車推出一款混合動力電動車并在武漢、南昌的出租車市場投用。長安汽車、一汽集團也在北京奧運會期間推出了杰勛和奔騰電動汽車。此外,國內大多數客車廠商研發了混合動力客車,品種有300個。
- 1
- 2
- 總2頁
http:www.mangadaku.com/news/45374.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