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期寫遺書悄然成潮流
見過沒事兒寫日記的,見過沒事兒寫遺書的嗎?34歲的劉曉(化名)每隔幾個月就會定期寫封遺書,對母親、兒子和財產進行安排。
如今,定期寫遺書在白領中悄然流行。昨日,記者從重慶市公證處了解到,每個月都有年輕人去做遺產公證。這究竟是壓力過大的消極表現,還是對死亡的正視?
朋友身亡刺激她寫遺書
“親愛的老公,當你某天看到這封信時,可能我已經離開了。生活還得繼續,我希望你能夠振作起來,好好把兒子帶大……”
劉曉電腦里一個隱秘的地方,保存著6封這樣加密的信,那是她定期寫下的遺書。遺書內容除了鼓勵家人不要悲傷外,還把房產、股票、存款進行了詳細分配:“婚前買的那套房子,留給兒子;存款和13萬股票全部留給我媽養老,她獨自一人,沒有依靠。老公,留給你的只有10多萬的保險了,別怪我委屈你,因為我相信你的能力,我離開了,你還可以活得很好。而我媽必須靠這些度過余生……”
34歲的劉曉,家住南岸區南湖路23號,是一家房產公司的行政經理,身體健康。定期寫遺書,得從3年前說起。
3年前,劉曉的閨密小王去川西旅游時遇車禍身亡,留下兩歲的兒子和60多歲在農村的父母。不久,小王的丈夫再婚后另育一女,對兒子無暇關心,小王的父母更是從此沒了依靠。
“意外說來就來。”那時起,劉曉便打定主意,悄悄寫遺書安排身后事。因為想法和財產隨時在發生變化,每隔幾個月劉曉就會重寫,到現在已寫了6封。擔心沒人知道遺書的存在,劉曉還將存遺書的地方和密碼告訴了最要好的朋友。
- 1
- 2
- 3
- 總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