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光刻機制造商之一Ultratech總裁Arthur Zafiropoulo在最近SEMI舉行的“半導體設備和材料工業的過去、現在和未來”會議上發表講話,其中部分對于未來太陽能發電的觀點引起了觀眾的興趣,他似乎并不看好目前正火熱的光伏產業。
眼下從投資角度,光伏產業,PV可能成為下一個如同dotcom的熱點。然而太陽能可能并不是最終能源的解決辦法。全球解決能源問題可能更應集中于核能和汽車用的燃料電池。
顯然,也有人認為未來太陽能將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由此對于未來光伏產業的前景看法不一是十分正常。
目前有人認為應大力開發利用風能,地熱以及其它的可再生能源,但是Arthur認為今天光伏發電的成本遠超過其投資回報率(ROI)。如果一旦各國政府停止補貼,將很快地降低興趣。
當提及應用材料公司等正全力投入太陽能光伏產業時,Arthur不愿多發表意見,并表示必須清楚它的價值在哪里?對于每一個參與其中的公司都會有自已感興趣的投資策略,可能在短時期內對它們的公司有幫助。比如對于應用材料公司來說,它們可能是作為其延伸平板設備產業的機會,同時也能很好地利用其現有的半導體設備的制造平臺。但是如同有的事情一樣,在談及節省能源時可能僅是一種宣傳廣告而己。
人類必須要看清楚最終的解決方案是什么?當談及全球能源問題的最終解決方案時,Arthur認為,至目前為止效率最高的是核能。盡管油價持續上升,所有人為此感到不安,而光伏不可能是最終解決問題的選擇,而應該回到核能上來。當然,不可否認在現階段太陽能電池可能尚有一席之地。
世界上的問題總是復雜糾纏在一起。如果考慮到核廢料的處理問題時,目前還是十分困難的。
因為核廢料有個半衰期問題。目前迫切需要如同使用燃料電池一樣建立一套完整的銷售及服務系統(distribution infrastructure)。一旦系統建成, 僅需增加一個氫氣罐,同樣的發動機仍可在汽車中使用。目前在日本的出租車中已經開始試驗。在短時期內,全球還得探測、鉆孔、取石油和利用其它資源。長遠看,走核能發展道路再加上其它的成熟技術,如太陽能、地熱、風能、水力等來作補充。
當提及現時中國等國家十分熱心光伏產業時,Arthur談到最近到上海時曾看到一篇關于各種能源的每千瓦成本的比較,煤和核電的成本分別為每千瓦小時5美分及7美分,太陽能為3.9人民幣。然而再考慮到制造此類能源的成本時,核能是每千瓦為8000美元,燃煤是6000美元,而太陽能可能略高一點。目前各國政府在太陽能中幾乎補貼90%的投資成本,而再過若干年歐洲將首先逐步取消補貼金,唯有中國和印度仍在繼續追趕。
有人說,法國和某些國家已經對核能的廢料進行再加工,使其存放量達到最少。因此,未來相比其它各種能源,發展核能應該是最主要的方法。
但也有不同觀點,認為目前太陽能發電在政府的補貼下迅速地得到發展,但是成本會逐漸下降。所以未來太陽能發電將可能勝出。雖然核能是每千瓦小時才5美分,而太陽能是3.9人民幣,但是幾十年前建造一個2GW的核電站要化費110億美元。顯然,目前來看核能發電站的面積利用約為太陽能的1/4,但是未來核能發電的成本只會上升,而太陽能的成本會逐漸下降。因此,再過20年后太陽能有可能會勝出。
編輯:coco
來源:維庫電子市場網
http:www.mangadaku.com/news/2008-4/20084161009.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