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歐洲市場影響,再加上中國光伏制造產能過剩,導致光伏行業今年“寒意四起”的局面。據IMS研究,2012年,太陽能光伏制造設備市場收入可能減少一半。
據了解,新的太陽能光伏制造能力的顯著下降,以及升級或更換現有設備的需求限制,這些導致預計市場收入同比下降55%。
太陽能光伏產品制造商大力投資新的光伏制造設備,近年來,這些新增產品增加了制造商的市場份額,從而使其建立自身的批量供應商。這推動了近期太陽能光伏設備市場的繁榮發展,同時,這也引起現有制造設備產能過剩。
高級研究分析師TimDawson表示:“IMS研究預測,2012年,光伏制造市場價值僅為57億美元。大規模的過剩產能再加上需求減少,這將導致制造商至少需在短期內延遲或取消新的生產設備訂單。”
“光伏行業目前來看確實是產能過剩,我個人估計整個行業的產能可能過剩了200%。”11月10日,硅寶科技董事長王躍林表示。
年初至今,國內光伏行業經歷了價格暴跌、庫存激增、債務高企、海外“雙反”等一連串問題,整個行業在三季度末陷入前所未有的“寒冬”,市場一片蕭索。
數據顯示,70家太陽能發電板塊上市公司2011年三季報銷售毛利率均值為23.41%,較今年中報時的23.67%環比下滑0.26個百分點,較去年三季報時的23.64%同比下滑0.23個百分點。
三季度業績繼續下滑
“太陽能整個產業鏈都過熱,產能過剩相當嚴重,而歐債危機的蔓延和發酵影響了下游市場需求,也給光伏行業帶來不良影響。”王躍林表示。
據了解,在去年火爆行情帶來瘋狂擴產的背景之下,今年7月初至9月底,多晶硅和硅片價格大約下滑了25%,電池片和組件價格回落了10%~20%。公開資料顯示,三季度光伏板塊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4%,環比下滑35%,呈現繼續回落的態勢。
而產品價格下跌帶來毛利率的繼續下滑,全行業毛利率再次出現整體的小幅下滑,也直接影響到凈利率水平。中下游組件商經過一二季度的回落之后,紛紛出現回升。硅料價格不斷下滑,使得下游廠商的盈利壓力有所緩解。
- 1
- 2
- 總2頁
http:www.mangadaku.com/news/26115.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