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受到債務危機的影響,導致企業融資規模減少,融資成本加大,作為政府推動型的光伏市場也因此遭受了沉重的打擊。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光伏產業出口國,并且主要依賴于對歐洲的出口,歐洲需求的萎縮也造成國內光伏產業的嚴重過剩。屋漏偏逢連綿雨,2012年5月,美國商務部不顧客觀事實,初裁中國晶體硅光伏電池及組件生產商或出口商在美國銷售時存在傾銷行為,傾銷幅度達31.14%至249.96%,我國應訴光伏企業將被征收最高31.22%的關稅,不應訴企業將被征收249.96%的懲罰性關稅。目前,中國光伏產業正在面臨著需求疲軟和國外貿易保護主義行為的雙重打擊。
全球光伏市場增速大幅下滑,上游多晶硅原料產能嚴重過剩
受歐洲一些國家光伏補貼政策調整以及債務危機的影響,2011年全球新增光伏裝機量增長率出現了大幅的下滑,裝機量達到28.5GW,同比增長僅62.9%,遠遠低于2010年130.3%的增長率。
多晶硅生產技術較高,一直以來全球多晶硅的大部分產能控制在國際上幾個大的集團手中,如美國的MEMC和Hemlock,挪威的REC,日本的三菱、德國的瓦克等。特別是經過2010年光伏市場火爆增長之后,2011年上半年各個多晶硅廠商都紛紛擴大產能,2011年全球多晶硅材料產量達到22萬噸。但受歐債危機的影響,全球光伏市場急劇萎縮,造成多晶硅產能的持續過剩。多晶硅價格也出現了大幅度的下滑,從年初的70美元/Kg左右跌至年底的30美元/Kg左右,跌幅超過了50%。
中國光伏市場出現井噴,但出口受到嚴重影響
在國家的鼓勵政策以及一系列示范工程的刺激下,如2009年財政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兩部委聯合實施的“金太陽示范工程”、“光電建筑一體化示范”,國家發改委組織實施的光伏并網發電特許權項目等,近兩年中國的光伏市場出現了爆發式的增長。特別是2011年,國家出臺上網電價補貼辦法,進一步刺激了市場的需求,2011年中國新增光伏裝機量達2.7GW,再次出現爆發式增長的局面。
但由于中國是太陽能電池產品出口大國,幾乎90%以上的產品都依賴于出口,因此2011年進出口總額增幅的大幅下滑主要是受到出口的影響。2011年1月至11月,中國太陽能電池的出口額214.2億美元,占進出口總額的91.7%。預計2011年,中國太陽能電池產品的出口額在230.0億美元左右,同比增長14.1%,同樣遠遠小于2010年184.0%的增長。<
來源:互聯網
http:www.mangadaku.com/news/28557.htm

